無效線索多,你看看這里設置好了嗎
無效線索的產生,往往源于幾個核心問題。供需不匹配是常見癥結,很多賬戶在搭建時同時開啟了「自動定向」和「智能匹配」,這兩種功能雖然能擴大流量范圍,卻容易導致搜索詞混亂,就像撒網時網眼太大,撈上來的多是雜魚,導流來的客戶自然不夠精準,很多咨詢根本與業務無關。
網民終止呼叫的情況也很棘手,這多是因為 oCPC 模型的優化目標設置不當,沒有以「電話撥通」作為判斷標準。如果模型只盯著 “電話撥打” 這個動作,而不管是否接通,就會把大量未接通的呼叫算作有效轉化,導致后續線索質量大打折扣。
重復線索的浪費同樣不容忽視,不少表單沒有設置「去重」功能,同一個用戶反復提交信息也會被算作新線索,不僅造成額外消費,還會讓運營人員在重復跟進上白費功夫。
針對供需不匹配的問題,解決方案是關閉自動定向和智能匹配,轉而進行精細化的手動定向設置。比如根據業務范圍精準選擇關鍵詞,限定投放地域和人群,讓流量來源更可控。
面對終止呼叫過多的情況,有兩個關鍵操作:一是將 oCPC 目標設為「電話撥通」,確保只有真正接通的電話才被計入有效轉化;二是當模型明顯無效時,及時刪除重建,始終以實際轉化結果作為優化方向,避免模型跑偏。
至于重復線索問題,只需在表單中添加「去重」功能,通過校驗手機號、郵箱等關鍵信息,過濾掉重復提交的數據,讓每一條線索都有實際價值。
日常運營中,要定期檢查賬戶的搜索詞報告,從那些不相關的搜索詞里識別高無效線索來源,及時進行否詞處理。建立 oCPC 模型時,優先選擇「電話撥通」「表單提交成功」等強轉化目標,這些目標更能反映真實的客戶意向。同時,表單工具必須啟用手機號、郵箱等關鍵信息的去重校驗,哪怕多花點功夫設置,也能避免后期在無效線索上浪費更多精力和預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