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競價托管咨詢分析:關鍵詞與平臺是問題所在
做關鍵詞得先摸準客戶的脾性。就像賣高端耳機的陳老板,他專做千元以上的降噪耳機,最初跟風投 “耳機廠家”“藍牙耳機價格”,結果來咨詢的都問 “有沒有一百塊以內的”。后來慧慧幫他把關鍵詞換成 “音質好的降噪耳機推薦”“高端藍牙耳機哪個品牌好”,雖然搜索量少了些,但來的客戶開口就問 “續航多久”“降噪效果實測”,全是沖著品質來的,咨詢轉訂單的比例從 10% 提到了 35%。
盯著同行的詞較勁是最笨的辦法。慧慧翻了某同行的關鍵詞報告,發現 “耳機批發廠家”“無線耳機多少錢” 這類詞出價到 20 多塊,還總被搶排名。她勸陳老板避開這些 “紅海詞”,專找 “運動藍牙耳機防汗性能”“頭戴式耳機舒適度對比” 這類長詞。這些詞搜的人不算多,但點進來的都是認真做功課的客戶,點擊一次才 3 塊多,花同樣的錢能多接 4 個咨詢。
關鍵詞得像打理菜園子,勤除草才長得好。每月花半天時間篩一遍數據,把 “便宜耳機”“二手耳機” 這類沒帶來咨詢的詞刪掉,再把客戶常問的 “耳機延遲率”“兼容性如何” 這些搜索詞加進去。做辦公設備的王姐就靠這招,把賬戶里 200 多個詞精簡到 80 個,反而每天多接 2 個咨詢,預算還省了 15%。
至于平臺,別在一棵樹上吊死。做戶外帳篷的張哥以前死磕百度,“露營裝備” 這個詞被幾十家搶,點擊一次 18 塊。去年聽了慧慧的建議,把一半預算挪到抖音,拍了些 “暴雨天帳篷防水測試”“一家三口露營實測” 的短視頻,掛著小黃車和咨詢入口。現在抖音來的客戶成本才 8 塊一個,比百度低了一半多,上個月光抖音就成了 12 單。
慧慧常說,推廣就像開飯館,不光菜得對胃口(關鍵詞),還得選對地段(平臺)。關鍵詞找對了,來的都是想吃你家菜的人;平臺選得巧,花一半的錢能請兩倍的客。這兩招用順了,不用猛砸預算,咨詢量也能慢慢漲起來。